E.ON将会负责整体进展,包括在线代理、部件采购、设备安装和维护,对此E.ON将自己选择施工方。
3月9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下发了《光伏扶贫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大纲(修订稿)》。贷款是由地方政府来组织的,同时国家还给予补贴,自己只要拿出30%的资金就可以做,收益率已超10%,投资收益如此丰厚,估计企业也愿意组织农户去做,不过具体装机量还得看各省各县的资源及推广情况。
一分析人士表示,从配套资金及财税政策来看,户用、农业大棚等分布式光伏所获得的初装补贴是比较多的,如果能真正推行下去,预计对太阳能装机量是一个刺激。其中,配套资金及财税政策可参考为:由地方政府对户用和基于农业设施的光伏扶贫项目给予35%初始投资补贴、对大型地面电站给予20%初始投资补贴,国家按等比例进行初始投资补贴配置;户用和基于农业设施的光伏扶贫专案还贷期5年,享受银行全额贴息,大型地面电站还贷期10年,享受银行全额贴息这意味着光热发电将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着力发展的重要产业。同时,国际市场开拓不足,都急需广泛拓展。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光热产业是我国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目标的重要支撑,是实施能源消费革命必须依靠的力量。
另一方面,企业独立自主产权的产品需要有独立自主的品牌作支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时要避免自相残杀。紧接一个月后,国家能源局也发布了《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做好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研究小组当天在兵库县三菱电机的露天试验场进行了实验,实验本来预定1日进行,受天气影响推迟到了8日。
不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面对着需要大幅削减成本等诸多课题。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研究太空太阳能发电,这种发电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不受昼夜和天气的影响而持续发电。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等估算,如果使用直径2千至3千米的巨大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太空太阳能发电,将能够达到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的发电水准。而另一方面,由于强大的微波会对人体和环境產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用极高的精确度控制微波的朝向,实现向目标位置精确定位输电。
微波无线输电是太空太阳能发电所不可或缺的技术,这一成果使太空太阳能发电又前进了一步,将极大地促进今后的研究开发。研究人员逐渐改变从输电天线发射的微波角度,精密地调整朝向,最终准确地将微波输送到了约55米外的受电天线。
研究小组认为,能够控制微波是实现安全无损输电所需的重要技术,确认能够通过微波准确输电是太空太阳能发电取得的重要进展微波无线输电是太空太阳能发电所不可或缺的技术,这一成果使太空太阳能发电又前进了一步,将极大地促进今后的研究开发。研究小组认为,能够控制微波是实现安全无损输电所需的重要技术,确认能够通过微波准确输电是太空太阳能发电取得的重要进展。不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面对着需要大幅削减成本等诸多课题。
研究小组当天在兵库县三菱电机的露天试验场进行了实验,实验本来预定1日进行,受天气影响推迟到了8日。日本成功进行微波无线输电实验太空太阳能发电是指用火箭把太阳能电池板发射到太空,太阳能电池板在太空发电,再将产生的电能转换成微波传回地面,并重新转换为电能。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8日宣布,其研究人员当天成功进行了微波无线输电实验。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研究太空太阳能发电,这种发电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不受昼夜和天气的影响而持续发电。
研究人员逐渐改变从输电天线发射的微波角度,精密地调整朝向,最终准确地将微波输送到了约55米外的受电天线。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等估算,如果使用直径2千至3千米的巨大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太空太阳能发电,将能够达到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的发电水准。
而另一方面,由于强大的微波会对人体和环境產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用极高的精确度控制微波的朝向,实现向目标位置精确定位输电国家能源局开始给各省(区、市)下达年度新增光伏发电项目规模指标。
东部地区新增装机560万千瓦,占新增装机的53%。3月8日上午,国家能源局公布了2014年光伏行业发展情况。自2014年起,国内光伏发电实行年度指导规模管理。2014年,全国新增并网光伏发电容量106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855万千瓦,分布式205万千瓦。尽管这一数字大约占到了2014年全球新增装机的五分之一,不过仍没有达到去年年初能源局公布的1400万千瓦的年度指导规模目标。光伏行业资讯机构Solarbuzz高级分析师廉锐表示,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去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批准太晚。
其中,江苏省新增152万千瓦,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的164万千瓦;河北省新增97万千瓦,也居全国前列。各省在理解新政策上多花了一些时间,这导致很多去年可以完工的项目要拖延到今年完成。
能源局在规定通知上称,各省超出规模指标的项目不纳入国家补贴资金支持范围。因为国家能源局去年新出台了这项政策。
从区域分布上来看,2014年全国光伏发电呈现东西部共同推进,并逐渐由西向东发展格局。廉锐提到,上半年新项目批准太晚的情况往年都有,但是去年比较严重。
截至2014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2805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2338万千瓦,分布式467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50亿千瓦时,占去年发电总量56496亿千瓦时的0.44%因为国家能源局去年新出台了这项政策。3月8日上午,国家能源局公布了2014年光伏行业发展情况。自2014年起,国内光伏发电实行年度指导规模管理。
国家能源局开始给各省(区、市)下达年度新增光伏发电项目规模指标。能源局在规定通知上称,各省超出规模指标的项目不纳入国家补贴资金支持范围。
尽管这一数字大约占到了2014年全球新增装机的五分之一,不过仍没有达到去年年初能源局公布的1400万千瓦的年度指导规模目标。各省在理解新政策上多花了一些时间,这导致很多去年可以完工的项目要拖延到今年完成。
廉锐提到,上半年新项目批准太晚的情况往年都有,但是去年比较严重。光伏行业资讯机构Solarbuzz高级分析师廉锐表示,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去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批准太晚。
截至2014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2805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2338万千瓦,分布式467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50亿千瓦时,占去年发电总量56496亿千瓦时的0.44%。其中,江苏省新增152万千瓦,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的164万千瓦;河北省新增97万千瓦,也居全国前列。从区域分布上来看,2014年全国光伏发电呈现东西部共同推进,并逐渐由西向东发展格局。2014年,全国新增并网光伏发电容量106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855万千瓦,分布式205万千瓦。
东部地区新增装机560万千瓦,占新增装机的53%朱共山为此建议,参照国家对常规火力发电基于《国家税务局关于电力行业征免土地使用税问题的规定》等相关政策,对光伏电站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充分体现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鼓励。
同时,由于对征收区域、范围的理解不同,不同地区的宽严把握也不同,某些财政收入薄弱地区倾向于扩大范围征收,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对于光伏电站用地,各地征收土地使用税的标准是每平米0.6至12元,以一般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每10MW占地23~27万平方米来算,每年需缴纳15~300万元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不同地区相同项目缴税额差距过大,有失公平,即便取中间值计算,再加上企业所得税,光伏发电项目难言收益。
他表示,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光伏电站用地主要是没有列入土地开发规划范围,后续开发利用价值低,远离城镇与农林用地。朱共山认为,2014年全国新增并网光伏发电容量1060万千瓦,未能完成年初制定的1400万千瓦目标,主要障碍在于项目用地方面的政策限制。